中文注冊 |登錄

圓通禪堂門戶觀音菩薩 › 觀音歷史 › 查看內容

觀音菩薩的由來

2010-7-24 17:21| 發布者: 慧果| 查看數: 24622| 評論數: 0

摘要: 按照《悲華經》的記載,在過去的時劫中,當阿彌陀佛仍然為轉輪圣王的時候,觀世音菩薩即為此王的第一太子,名為‘不眴’。 當時寶藏如來為轉輪王授記以后,不眴太子上前稟白佛陀說:“世尊,今日我以廣大音聲,告知一 ...

按照《悲華經》的記載,在過去的時劫中,當阿彌陀佛仍然為轉輪圣王的時候,觀世音菩薩即為此王的第一太子,名為‘不眴’。
當時寶藏如來為轉輪王授記以后,不眴太子上前稟白佛陀說:“世尊,今日我以廣大音聲,告知一切的眾生,我所具有的種種善根,全部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(無上正等正覺)。愿我行菩薩道的時候,若有眾生遭受到種種苦惱恐怖等事,退失了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,墮落到沒有光明的大黑暗處,身心不安憂愁孤獨貧窮困苦的時候,沒有可以求救保護的人,沒有依靠也沒有屋舍。如果他能夠憶念著我,稱念我的名號,而那個求救的音聲被我天耳所聞,被我天眼所見,如是一切苦難眾生,若我不能為其免除如此種種痛苦煩惱者,終不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佛果。世尊,我今天更當為了眾生的緣故,發起最上殊勝的大愿,期愿假使當轉輪圣王(阿彌陀佛),在西方凈土安樂世界,作完種種諸佛度化眾生的勝事,入于無余涅盤之后,乃至正法仍然住世時,我將在那時,修菩薩道利益眾生。當無量壽佛正法,在初夜分滅去之后,我即刻在其后的夜里,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佛果,繼續度化一切眾生!
當時寶藏佛,馬上為他授記說:“你觀察憶念諸天人民、以及三惡道中一切眾生,而生起大悲心,為了斷除眾生一切的苦惱,為了令眾生住于安穩快樂的處所之緣故,我今日應當命名你為‘觀世音’,無量壽佛入涅盤后,第二個恒河沙數等阿僧只劫,彼國土轉名為‘一切珍寶所成就’世界,所有種種莊嚴寶物,無量無邊,是安樂世界所不能及的,你在菩提樹下,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號為:‘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’!
又根據《觀世音菩薩、得大勢菩薩受記經》記載:釋迦牟尼佛說:“在過去廣大久遠無量不可思議阿僧只劫,有世界名‘無量德聚安樂示現’,佛號‘金光師子游戲如來’,其佛國土的清凈莊嚴,是言說贊嘆所不能窮盡。在彼佛佛法教化的區域之內,有一個國王名曰‘威德’,稱王于一千個世界之中,那時威德王,在他的園林樓觀當中,入于三昧禪定的時候,在國王左右有兩朵蓮華,從地里涌出,有兩位童子,化生于蓮華之中,與威德王一起前往佛陀的座前,頭面接足頂禮世尊,聽佛說法。
當時兩位童子即說偈頌曰:‘諸天龍鬼神,聽我師子吼,我們今天在如來前,立大誓愿發菩提心。生死流轉無量劫來,想要推算其源始邊際而卻不可知(不可得)。諸佛為了度脫一個眾生的緣故,尚且無數劫地行菩薩道,何況如今只是數劫的時間,即可度脫無量眾生,圓滿修行菩提之道,卻反而生起疲乏厭倦的心呢?我等若從今日起,仍然生起貪欲心,如是則為欺誑十方一切諸佛。如果仍起瞋恚、愚癡、染污、慳貪、嫉妒等心,亦復如是。今日我等說真實語,遠離虛妄不實之心。我等若從今日起,起于聲聞自利的心,不樂于度脫眾生的菩提大道,如此則是欺騙世尊。我等亦不求緣覺圣果,不只是自我濟度利益己身,我等必定于萬億劫中,以大悲心度脫眾生。如同今日世尊的國土,清凈安樂美妙莊嚴,愿我成佛道之時,我的國土超越此百千億倍的莊嚴。我國土中沒有聲聞眾,也沒有緣覺乘,只有發菩提心的大乘菩薩,其數目無有限量。一切眾生清凈無垢,悉皆具足最上勝妙的喜樂,出生在正知正見的佛法當中,總持一切諸佛法藏。我們這些誓愿如果真實不虛,應當震動三千大千世界!
當二位童子說完如是偈頌之后,即時大地普遍震動,百千眾多的樂神及種種樂器,演奏發出和諧優雅的樂音。光明亮麗的微妙服飾,旋轉地從天上降落下來,諸天天神在虛空中如雨般地散落種種美好末香,其所散發的香氣普遍地流溢熏染開來,歡喜愉悅了眾生的心。當時的威德王難道還有別人嗎?那就是我釋迦牟尼是也,而那時的兩位童子,就是現今的觀世音、以及得大勢菩薩摩訶薩。
此二位大菩薩,于金光師子游戲如來之處,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將來無量久遠不可計數時劫之后,阿彌陀佛當入涅盤。入涅盤后,正法住世的時間,與阿彌陀佛無量無邊的壽命相等。阿彌陀佛住世及入涅盤后,所度化的眾生,其數量悉皆相同平等、無量無邊。阿彌陀佛入涅盤后,某些眾生即見不到佛,但如果有菩薩證得念佛三昧者,即可時時見到阿彌陀佛的法身常住不滅。阿彌陀佛示現滅度之后,極樂世界一切寶物,流水浴池各色蓮華,以及眾寶所成的一切行樹,仍然恒常演說法音,與阿彌陀佛親身說法沒有差異。
極樂世界正法時期滅盡之后,于當夜過中夜分,明相現前時,觀世音菩薩在七寶菩提樹下,結跏趺坐,成就無上正等正覺,名號為‘普光功德山王如來’,其佛國土,自然而然七種寶物,以種種巧妙排列和合而成。其國土世界莊嚴美妙的情景,即使諸佛世尊,經過如恒河沙數的時劫,也沒有辦法說得窮盡。其國土之中沒有聲聞緣覺這種名號,純粹都是發菩提心的大菩薩,充滿了整個國土,這個國土世界名稱為‘眾寶普集莊嚴’。普光功德山王如來隨著他住世的年歲,得大勢菩薩皆親近供養不相遠離,乃至于到入涅盤時。入涅盤后,得大勢菩薩仍然奉持正法,一直到普光功德山王如來的正法滅盡。正法滅盡之后,得大勢菩薩即在此國土,圓滿成就無上正等正覺,名號為:‘善住功德寶王如來’。就如同普光功德山王如來一樣,他的國土世界、所放的無量光明、所具的無量壽命,以及諸菩薩眾的數量,乃至正法住世的期限,全部平等不二毫無差別!
如同上面兩部經所記載的,觀世音菩薩于因地初心所發起的本愿功德,及攝取凈土莊嚴佛國的德行,與阿彌陀佛本起因地的發心,了無差別。因此其成佛果地的清凈莊嚴,是如此的殊勝、如此的殊勝!其他如三十二種因應眾生苦難的隨類應化身,十四種布施眾生無所畏懼的無邊神力,四種不可思議無作無為的勝妙德用,具足一切無礙神通,廣修種種善巧方便,完備的描述就像《楞嚴經》、《法華經》,及其他諸經所說的,現在并不全部引用節錄。
又《大悲經》言:佛在補陀落伽山,觀世音菩薩的宮殿,眾寶莊嚴的道場之中。此時觀世音菩薩,放大光明普照十方無量無邊的三千大千世界,自己說明自己于過去無量億劫前,在千光王靜住如來處所,承受學習‘大悲心大陀羅尼’(大悲咒),即刻從初地菩薩頓時超越到第八地菩薩,應時具足千手千眼。由于受持此大悲神咒的緣故,生生世世所在之處,皆得恒常在諸佛面前蓮華化生。因此觀世音菩薩發誓愿說:“假使有眾生,能受持讀誦大悲神咒者,若不能往生諸佛清凈國土者,我即發誓不成無上正等正覺!
觀世音菩薩說完之后,釋迦牟尼佛告訴大眾:“此觀世音菩薩,于過去無量劫中,早已究竟成佛,名號為‘正法明如來’。由于他的大悲愿力,為了發起一切菩薩的菩提心,為了安樂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的道業故,仍然示現為菩薩。你們大家應當常常供養觀世音菩薩,專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,可以得無量的福德,可滅無量的罪業,臨命終后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!备鶕@段經文,應當可以知道恭敬供養觀世音菩薩、以及專稱觀世音菩薩名號,以此回向往生極樂世界者,與那些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的人,同樣都能夠往生凈土,此二者;酃麍蟠舐允窍嗤,福德善根也相等,請諸位修行者深思之。
《無量壽經》記載大勢至菩薩與觀音菩薩同為阿彌陀佛西方極樂凈土的候補佛。
華嚴經二十七參章》謂善財童子 "見夫岸 谷林中,金剛石上,有勇猛之丈夫,即慈悲之圣者,無盡智炬,作暗夜之光明,一切法云,覆福芽之增長",此謂觀音。

據學者們考證,觀世音菩薩最初的原形是古印度婆羅門教中的一對孿生小馬駒,它神通廣大,能使盲人復明,不孕者生子,公牛產奶,朽木開花,象征著慈悲與善,被尊奉為雙馬童神。佛教創立后,尤其是大乘佛教興起后,神馬駒逐漸成為一位慈眉善目的菩薩,稱為“馬頭觀世音”,密宗至今仍供奉馬頭觀音,又叫馬頭明王。造型憤怒威猛,頭有四面,分別為菩薩面、大嗔怒黑色面、大笑顏面,頂上是碧馬頭。
觀世音菩薩的得名由來,諸經有三種記載:

一、由宿世悲愿得名!侗A經·受記品》謂菩薩在遠古因地修行時期,因發大悲誓愿而蒙寶藏如來授記:“善男子,汝觀天人及三惡道一切眾生,生大悲心,欲斷眾生諸煩惱故,欲令眾生住安樂故,善男子,今當字汝,為觀世音!

二、以修四自利得名!独銍澜洝ざ鶊A通章》謂菩薩自述,往昔恒河沙劫前,師事觀世音如來,以聞思修,入于正定,觀世音如來“嘆我善得圓通法門,于大會中,授記我為觀世音號”。

三、由證果利他得名!斗ㄈA經·普門品》謂釋邊牟尼佛就菩薩“以何因緣,名觀世音?”的提問答復無盡意菩薩:“善男子,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,受話苦惱,聞是觀世音菩薩,一心稱名,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,皆得解脫!
千手千眼大悲經》上說,觀世音菩薩在過去世曾發愿:“若我當來堪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,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!,這時她身上立刻生出“千手千眼”,大地震動,諸佛放光照亮其身。從此,觀世音菩薩便用“干眼”照見眾生的煩惱,用“千手”拔除眾生的苦難,可謂“法力無邊”。按密宗之說,“千手千眼”即大悲觀音,以破除地獄眾生的罪障為主。


路過

雷人

握手
5

鮮花

雞蛋

最新評論

圓通禪堂 ( 贛(2022)0000011)|聯系我們

GMT+8, 2023-9-25 11:08, Processed in 0.065382 second(s), 12 queries.

普渡 慈航

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丫_18禁勿近色禁网站免费看_国产喷潮视频在线播放_国产激情视频专区在线观看